![]()

葡萄產業技術體系杭州綜合試驗站吳江站長于2008年發現自然變異(代號為:08-8-1), 經系統選育、擴繁與測試,DNA分子鑒定,3代3地3年觀察一致性、穩定性好,定名為“天工墨玉”。2017年12月通過浙江省林木品種審(認)定,良種編號:浙R-SV-VVL-006-2017。該品種相比國外日本選育的、我國長三角和云南主栽早熟品種‘夏黑’成熟期還早10天左右,不拆袋易著色且黑,粒間穗間熟期一致,不用分批采收、省工。
與國內同期成熟的 ‘早夏無核’相比果皮無澀味易化渣、糖度高、口感更佳。固酸比28.7、Vc10.6mg/100g、 抗氧化等生理活性成份花色苷含量為1.25mg/g、多酚4.49mg/g均比夏黑、早夏無核、南太湖特早高。香氣物質較夏黑、早夏無核、南太湖特早豐富,增加了丙酸乙酯和2-甲基丙酸乙酯。2018年1月成果鑒定專家認為該品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![]()

種苗訂購::010-56241185,15313911521(微信)
該品種生長勢極強。芽眼萌發率85-90%,結果枝率95%,每果枝平均著生果穗為1.45-1.75個。在浙江海寧地區設施栽培條件下,3月中旬萌芽,4月下旬開花,6月底漿果成熟。在溫嶺雙天膜促早栽培條件下,12月中旬封棚,五一節上市。嫩梢淺紅褐色(五葉期)。稍尖半開張。幼葉淺紅褐色,帶淺紅褐色暈。成齡葉片近圓形,較大,縱徑約為20.02cm,橫徑約為25.90cm。葉片為3或5裂,葉柄洼多為U形。新梢姿態較直立,節背側紅色帶條紋,節間腹側為綠色。成熟枝條為紅褐色。兩性花。![]()

果穗為圓錐形或圓柱形,大小整齊,穗重600g左右。果粒近圓形,自然粒重3-3.5g,經赤霉素處理的果粒重8g-10g。果皮藍黑色,無澀味,果肉爽脆,風味好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8-23%,鮮食品質佳;無裂果。無核。畝產量1500kg左右。田間抗病霉病能力較‘夏黑’、‘早夏無核’強。在浙江5月中旬前批發價36元/kg, 6月中旬前批發價30元/kg,所以雙或三天膜促早栽培優勢明顯,效益高,且能避開臺風危害。![]()
雙天膜栽培技術要點:
1.蓋膜與溫控:東南沿海地區于12月中下旬蓋膜,浙中北地區可推遲7—10天,1周后封棚。雙天膜覆蓋后,晴天棚內升溫很快,9點后每隔1小時棚溫可升高10℃,內棚溫度不能超過30℃,當棚溫將達30℃時,將西邊膜分段揭開一部分,內膜擱置橫梁上,東邊膜不揭高,但棚溫不能低于26℃;當西邊膜全部揭高,棚內溫度仍超過30℃時,則要開外棚門或揭高部分圍膜,使之降溫。下午當棚溫開始下降,要分次放下膜,使棚內溫度較長時間地保持在26℃—30℃,以增加積溫,促進葡萄提早開花與成熟。2.破眠與定梢。萌芽前20—30天,用5—7倍石灰氮浸出液或翠芽30—40倍,短梢修剪全噴,中長梢剪口2個芽不涂。萌芽后抹除雙芽中副芽,新梢長至5—6葉時定梢縛梢,梢距20厘米。![]()

3.拉花與摘心:結果枝花序上分辨得出2葉時,留1葉摘心,或花前10天用5PPM赤霉酸噴花,拉長花序;整園開一朵信使花時,第二次摘心。結果枝花序以下副梢全留1葉絕后摘心,花序以上只留頂副梢,其余側副梢盡早抹除。營養枝側副梢去除,頂副梢留4葉反復摘心。4.整花與定軸長:在見花前2天至見花第3天時整花序,用雙手掐除上部3—4條較長分枝,留1厘米左右長的花蕾,長度不整。約在開花20天后進行定軸,長約16厘米,成熟果穗約22厘米長,全園果穗基本一樣長。5.保果與疏果:葡萄三倍體無核,均需保果,常用的“大果寶”或“勁娃”藥劑,按說明使用。根據要求如生產單粒重8克左右果粒,每穗留果80—100粒;重10克左右果粒,留60—80粒。以農業防治為基礎,綜合應用物理、生物防治方法,化學防治要抓住關鍵防治點:葡萄芽絨球期,地面、葡萄架和芽噴鏟除劑3—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30%機油·石硫乳劑,對防治黑痘病有,同時殺死越冬蟲卵。2葉1心期防治綠盲蝽。8—10葉期,重點防治穗軸褐枯病兼防灰霉病,用咯菌腈或嘧菌環胺。坐果后套袋前重點防治白腐病、白粉病、炭疽病、霜霉病等病蟲害,用阿米西達或凱潤+高效氯氰菊酯或健達+阿立卡處理果穗。轉色期,可用糖醋誘殺吸果夜蛾等蟲害。用性誘劑誘殺斜紋夜蛾。成熟期懸掛藍色粘蟲板防醋蠅和薊馬。采果后至落葉前(9月上中旬),重點防治天蛾、葉蟬、霜霉病等,可用波爾多液+殺蟲劑。7.冬季修剪:采用1—2芽極短梢修剪,空缺部位和延長枝采用中長梢修剪。

中苗網:專注植物新優品種,為園區規劃、苗木種植、三農種苗服務。
![]()